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的优化实践
株洲市幼儿园
2021年,株洲市幼儿园成为湖南省游戏活动试点园。结合我园实际,全面开展自主游戏,保障幼儿游戏权利。为进一步深化对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我园在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成功申报了《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的优化研究》项目,期望以教科研为抓手,聚焦我园教师在组织游戏回顾时,不知如何通过有效师幼互动支持幼儿提升游戏经验水平的困惑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我园保教质量。
一、以导师制学习共同体的共学共研,梳理自主游戏回顾环节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内涵。
我园将课题《幼儿园教师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与教改项目《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的优化研究》进行融合以推进游戏活动的实践。创建“教师成长俱乐部”,组建以年级组为单位的5-8人“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围绕游戏回顾中的有效师幼互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团队研学,梳理自主游戏回顾环节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的特征:
二、在跟班观察与教研活动中,分析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现状与成因。
我园采用蹲班观察、重点访谈、全园教研三步走的形式,分析自主游戏回顾环节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成因。借鉴刘晶波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成果,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对三个年级组126个回顾环节师幼互动事件的详细分析,发现我园教师在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中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互动中缺乏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幼儿互动的形式单一、互动过程模式化。结合对教师的深入访谈,了解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组织游戏回顾中的敏感性程度较低,缺乏对幼儿游戏发展或情感需求的关注;组织游戏回顾的能力有差异,65%的教师表示不知用什么适宜的方式与幼儿进行回顾交流。
三、“三思三行”,提升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质量
基于以上的问题,将关注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让幼儿更多地成为游戏回顾的主体、深入引导幼儿建构有益经验作为游戏活动推进的重要目标。通过“三思三行”,进行优化实践。
三思即:时常思考自主游戏回顾中师幼互动的主体是谁?有哪些互动?如何互动?三行即从自主游戏回顾中的互动情感、互动主体、互动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行动:
(一)倾听回应幼儿,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在接收幼儿信息后,应对幼儿及时作出回应,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交流的意愿。我们鼓励教师从游戏回顾组织前与回顾中的倾听与回应两个方面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游戏回顾组织之前,可以通过一对一倾听、儿童会议等方式倾听幼儿个别与小组的发现与需求。在游戏回顾中则从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与幼儿建立和谐关系。态度上专心倾听幼儿的分享及回答,与幼儿产生共情;行为上通过平视、微笑等适宜的肢体动作表达对幼儿的尊重和鼓励,从而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二)灵活选择游戏回顾形式,支持幼儿成为互动主体。
在游戏回顾的过程中,为了尽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支持幼儿成为游戏回顾的主体。我园教师学习多种回顾形式,兼顾小组、个别回顾,打破以集体讨论为主的回顾方式。并在组织的过程中灵活利用再现式、绘画式、拓展式和呼应式回顾与幼儿进行游戏内容上的互动。如:在大班的游戏《过山车冲冲冲》中,幼儿在小山坡上搭建过山车轨道,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游戏结束后,幼儿分成两组交流游戏过程,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倾听记录。集中回顾时,教师先利用游戏计划引发幼儿思考是否完成游戏计划,挑战成功;再采用照片和视频再现游戏过程,引导幼儿回顾游戏经过;后又利用幼儿的绘画进一步总结经验。在整个回顾的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每一位幼儿参与到交流和讨论之中。
(三)预设游戏回顾支架,深度引导幼儿建构游戏经验。
通过游戏回顾深度引导幼儿建构游戏经验、实现师幼的有效对话是游戏回顾组织的重点。因此,我园设计了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反思性记录表。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游戏回顾支架,形成游戏回顾环节的大致结构,主要包含:确定回顾内容,选择适宜回顾形式,引导幼儿建构经验三个方面的内容。突破游戏回顾“三连问”的浅层模式,促进师幼互动过程的有效性。如:在小班的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利用反思性备课,预设与幼儿互动的过程:教师观察的重点是幼儿的材料整理方法,于是选择了与之相关的游戏片段,在游戏过程的再现中与幼儿开启交流,期间,并辅助以情景再现的方法让把幼儿关于整理的想法用积木进行现场操作,以此帮助小班幼儿在视、听、做中获得材料整理经验。当然,预设的回顾支架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具体的内容和过程应灵活地跟随幼儿的思考而变化。
四、反思与展望
在游戏活动试点的深入研究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师幼在游戏中建立了更加和谐的关系;教师在组织自主游戏回顾能力的提升中获得了专业成长;也为我园的游戏实践与研究积累了经验。
在后期的游戏活动实践中,我园将总结经验,形成自主游戏回顾环节师幼互动优化实践的游戏案例,探索基于儿童视角的师幼互动优化策略,让师幼在游戏中实现双向成长。